不可以,处于试用期内的公务员不得报考其他公务员职位。
这并非一个模糊的地带,而是有明确且严格的制度规定。下面为您详细解释原因、依据以及您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。
《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》(中组发〔2019〕10号)第六条规定:
新录用公务员在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(含试用期)。
这意味着您被录用后,就与单位建立了人事关系,并承诺了至少五年的服务期。试用期包含在这五年内。在服务期内,您的档案、人事关系都被锁定在原单位,无法调动或重新报考。
《公务员录用规定》 第三十五条规定:
报考者不得报考“尚在任职试用期内的”人员。
这从招考条件的角度直接将试用期公务员排除在外。即使在报名系统中隐瞒身份通过了初审,在后面的资格复审、考察(政审)环节也100%会被发现,从而被取消资格,并可能记入诚信档案。
国家设立这一规定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:
维护招录工作的严肃性:公务员招录需要耗费巨大的行政资源和社会成本。如果允许试用期人员随意报考,会导致招录队伍不稳定,造成资源浪费。
保证机关工作的连续性:招录单位对您进行了培养和投入,希望您能安心工作,为单位做出贡献。频繁的“骑驴找马”会打乱单位的工作安排。
培养干部的稳定性:公务员成长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。规定的服务期是为了让干部在基层和一线岗位得到扎实的锻炼。
虽然不能直接报考,但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以下路径:
1. 耐心完成服务期
行动:安心在当前岗位工作,认真度过试用期(一年)并完成五年的最低服务年限。
优势:这是最稳妥、最合规的路径。五年后您拥有了完整的公务员工作经历,这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,对您未来报考更高层级的职位或参加遴选都大有裨益。
2. 争取“取消录用”
是什么:这是在试用期内离开现单位的唯一官方途径。它意味着您和单位协商一致,解除人事关系。
如何操作:您需要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,陈述理由,经单位党组(党委)审批同意后,报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。
重要后果(必须慎重考虑):
诚信档案:“取消录用”的记录会存入您的个人人事档案。
报考限制:根据大部分省份的规定,被取消录用的人员自批准之日起,至少未来5年内不得再次报考公务员。这个影响是巨大的。
未来影响:这个记录可能会在您未来任何体制内的考试考察(政审)环节被看到,并需要您做出解释。
3. 等待并参加“公务员公开遴选”
是什么:这是公务员队伍内部的二次选拔。针对的对象就是已经登记备案的在职公务员。这意味着您必须先顺利通过试用期转正。
时机:通常要求转正后具有2年以上的公务员工作经历。
优势:这是在职公务员向上级机关流动的主要渠道,比重新参加国考/省考竞争更小,岗位也更优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