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经济发展水平、教育资源、就业观念、生活成本等因素,各省份的进面平均分数存在显著差异。以下是根据往年培训机构大数据估算的《行测+申论》总分进面平均分区间,可供参考:
| 地区梯队 | 典型省份/城市 | 预估进面平均分 | 核心特征 |
| 第一梯队(高分区) | 北京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 | 130 - 140+ 分 | 经济发达,就业机会多,吸引全国顶尖考生报考,是“大神”云集的区域。(山东考生安土重迁思维特征,是当地考公大军的主力) |
| 第二梯队(中高分区) | 天津、上海、福建、湖北、四川、河南 | 125 - 135 分 | 经济较好或为人口大省,考生基数大,竞争非常激烈。(天津因公务员待遇与北方城市相比较好,吸引全国考生前往) |
| 第三梯队(中分区) | 河北、湖南、重庆、陕西、辽宁等大部分省份 | 120 - 130 分 | 竞争强度适中,是国考的主力战场。 |
| 第四梯队(政策倾斜区) | 内蒙古、西部、艰苦边远地区职位 | 105 - 115 分(甚至更低) | 有政策倾斜,分数线单独划定,竞争较小,但常有服务期等条件。 |
岗位本身的限制条件(如专业、证书、基层工作经历)是决定分数高低的关键变量。
行测满分100分,题量大、时间紧,能稳定考到70分以上,就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。75分是高分门槛,80分以上属于顶尖水平。各模块典型得分率如下:
| 模块名称 | 题量占比 | 目标得分率 | 特征与策略 |
| 资料分析 | 20题 | >85% | 性价比最高!经过系统训练,完全可以达到90%甚至100%的正确率。考察的是细心和速度。 |
| 判断推理 | 35题 | >80% | 规律性强,技巧方法成熟。图推、定义、类比、逻辑四大题型,是稳定高分的基础。 |
| 言语表达 | 30题 | 75%-80% | 分值高,但主观性强,容易纠结。需要通过大量刷题培养“语感”和逻辑思维。 |
| 政治理论 | 20题 | 60% | 就25国考而言,考察范围与高中政治课程内容高度重合,靠前系统复习经济生活、政治生活及哲学内容,显著提高得分率 |
| 常识判断 | 15题 | 40%左右即可 | 范围无边无际,不宜花费过多时间系统性复习。重在平时积累,考前突击时政。 |
| 数量关系 | 10题/15题 | 30%及格线 | 难度高、耗时久,是多数考生放弃或蒙题的模块。想突破70+,数量关系必须做! 策略是掌握易出简单题的题型(如工程、行程、利润、容斥、排列组合、概率),了解高难题型(几何、不定方程) |
申论满分100分,主观性强,是最容易拉开分差的科目。很多行测高手在申论上折戟沉沙。申论能稳定在65分以上不算拖后腿,70分以上是优势,75分以上就是巨大优势。
小题(归纳概括、综合分析、提出对策等):得分核心! 小题的答案基本都源自材料,考察的是提炼、归纳、概括的能力。得分要点是:要点齐全、条理清晰、语言简洁、不超过字数。这部分通过练习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。
大作文:拉开差距的关键! 平均分通常在二类文到三类文之间(约60-75%的分数)。想得高分,必须做到:
立意准确:紧扣材料主题,不跑题是底线。
结构完整:开头、分析、对策、结尾,逻辑清晰。
内容充实:论证有力,结合理论与实际,避免空话套话。
语言规范:使用政府文书语体,简洁、流畅、有力。
常见误区:很多人认为申论是玄学,不重视练习。事实上,申论的评分标准非常科学,“抄材料”和“会抄材料”是天壤之别。
战略启示
定位你的目标战区:根据你想报考的省份和城市类型,设定一个初步的分数目标(例如,目标一线城市核心部门,需定在135+)。
进行模考诊断:找一套真题严格模拟,分析你各模块的实际得分率。找到你的“短板”(如数量关系全蒙)和“潜力板”(如资料分析粗心错3题)。
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:
巩固基础:资料、判断、言语三大模块,通过反复练习,向85%的正确率迈进。
专项突破:针对数量关系,每天抽出固定时间学习解题技巧,目标是能稳稳做出3道题。
申论勤动笔:每周至少写一套申论真题,特别是大作文,最好能找老师或高分前辈批改。
常识重积累:利用碎片时间关注时事新闻,特别是考前半年内的重大会议、政策法规。
国考是“岗位竞争”,你的最终对手不是全国的百万考生,而是报考你同一岗位的那几百人。 因此,在提升绝对分数实力的同时,运用好选岗策略(如选择限制条件多的岗位),能让你的事半功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