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注册 退出 咨询电话:13805314440
首页 通告栏 国考 省考选调 事业单位 人才引进 军队文职 三支一扶 医疗卫生 教师招考 教师资格 招警 银行招考 国企招聘 社区工作
  • 精彩瞬间
  • 学习环境
  • 成功案例
  • 国考上岸得分部署——木桶效益与长板效益相得益彰

    编辑:HONG 发布时间:2025-10-21

    各省平均分数“温差”明显(估算区间)

   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、教育资源、就业观念、生活成本等因素,各省份的进面平均分数存在显著差异。以下是根据往年培训机构大数据估算的《行测+申论》总分进面平均分区间,可供参考:

    地区梯队
    典型省份/城市预估进面平均分
    核心特征
    第一梯队(高分区)北京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130 - 140+ 分经济发达,就业机会多,吸引全国顶尖考生报考,是“大神”云集的区域。(山东考生安土重迁思维特征,是当地考公大军的主力)
    第二梯队(中高分区)天津、上海、福建、湖北、四川、河南125 - 135 分经济较好或为人口大省,考生基数大,竞争非常激烈。(天津因公务员待遇与北方城市相比较好,吸引全国考生前往)
    第三梯队(中分区)河北、湖南、重庆、陕西、辽宁等大部分省份120 - 130 分竞争强度适中,是国考的主力战场。
    第四梯队(政策倾斜区)内蒙古、西部、艰苦边远地区职位105 - 115 分(甚至更低)有政策倾斜,分数线单独划定,竞争较小,但常有服务期等条件。

    岗位本身的限制条件(如专业、证书、基层工作经历)是决定分数高低的关键变量


    各模块得分情况分析:木桶理论与长板效应

    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(行测)—— 目标是70+

    行测满分100分,题量大、时间紧,能稳定考到70分以上,就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。75分是高分门槛,80分以上属于顶尖水平。各模块典型得分率如下:

    模块名称
    题量占比
    目标得分率特征与策略
    资料分析
    20题
    >85%
    性价比最高!经过系统训练,完全可以达到90%甚至100%的正确率。考察的是细心和速度。
    判断推理
    35题
    >80%
    规律性强,技巧方法成熟。图推、定义、类比、逻辑四大题型,是稳定高分的基础。
    言语表达
    30题
    75%-80%分值高,但主观性强,容易纠结。需要通过大量刷题培养“语感”和逻辑思维。
    政治理论20题60%就25国考而言,考察范围与高中政治课程内容高度重合,靠前系统复习经济生活、政治生活及哲学内容,显著提高得分率
    常识判断
    15题40%左右即可
    范围无边无际,不宜花费过多时间系统性复习。重在平时积累,考前突击时政。
    数量关系10题/15题30%及格线难度高、耗时久,是多数考生放弃或蒙题的模块。想突破70+,数量关系必须做! 策略是掌握易出简单题的题型(如工程、行程、利润、容斥、排列组合、概率),了解高难题型(几何、不定方程)

    《申论》—— 目标是65-70+

    申论满分100分,主观性强,是最容易拉开分差的科目。很多行测高手在申论上折戟沉沙。申论能稳定在65分以上不算拖后腿,70分以上是优势,75分以上就是巨大优势。

    • 小题(归纳概括、综合分析、提出对策等)得分核心! 小题的答案基本都源自材料,考察的是提炼、归纳、概括的能力。得分要点是:要点齐全、条理清晰、语言简洁、不超过字数。这部分通过练习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。

    • 大作文拉开差距的关键! 平均分通常在二类文到三类文之间(约60-75%的分数)。想得高分,必须做到:

      • 立意准确:紧扣材料主题,不跑题是底线。

      • 结构完整:开头、分析、对策、结尾,逻辑清晰。

      • 内容充实:论证有力,结合理论与实际,避免空话套话。

      • 语言规范:使用政府文书语体,简洁、流畅、有力。

    常见误区:很多人认为申论是玄学,不重视练习。事实上,申论的评分标准非常科学,“抄材料”和“会抄材料”是天壤之别


         战略启示

    1. 定位你的目标战区:根据你想报考的省份和城市类型,设定一个初步的分数目标(例如,目标一线城市核心部门,需定在135+)。

    2. 进行模考诊断:找一套真题严格模拟,分析你各模块的实际得分率。找到你的“短板”(如数量关系全蒙)和“潜力板”(如资料分析粗心错3题)。

    3. 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

      • 巩固基础:资料、判断、言语三大模块,通过反复练习,向85%的正确率迈进。

      • 专项突破:针对数量关系,每天抽出固定时间学习解题技巧,目标是能稳稳做出3道题。

      • 申论勤动笔:每周至少写一套申论真题,特别是大作文,最好能找老师或高分前辈批改。

      • 常识重积累:利用碎片时间关注时事新闻,特别是考前半年内的重大会议、政策法规。

    国考是“岗位竞争”,你的最终对手不是全国的百万考生,而是报考你同一岗位的那几百人。 因此,在提升绝对分数实力的同时,运用好选岗策略(如选择限制条件多的岗位),能让你的事半功倍。


    加载中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