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某教师教学《蒲柳人家》(节选)的课堂实录片段,完成第16题。
师: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好故事的几个要素,即情节设置巧妙、人物形象鲜明和场景安排合理,正是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,让好故事充满了好“味道”。那么,这节课我们就从人物入手,体会“蒲柳人家”独特的“味道”。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喜欢的人物,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。
生:我特别喜欢何满子,感觉他就像《边城》中的翠翠一样,都有一种原生态的美。
师:翠翠是美的,相信同学们都会认同。何满子美吗?
生:何满子也很美啊,他和翠翠一样都是在自然中生长的人。比如文中描写何满子外貌,“光葫芦头”“光屁股”,“光”这个字表明他把自己都交给自然了,这是用最亲近的姿态与天地接触,就像是自然的儿女一样。何满子这种原生态的感觉就是一种美。
师:说得好!全然地敞开,全然地迎接,靠近自然,就是靠近美。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何满子的“味道”,你会选择什么词?
生:我觉得可以用“野味儿”来形容何满子。文中几次提到了他的“野”:“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”“长到四五岁,就像野乌不入笼”“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”“何大学问一走,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”。可见,何满子最大的特点就是“野”。
师:好一个“野味儿”!这种“野”是对自由的极度热爱!
生:我觉得还可以用“聪明味儿”来形容何满子。文中有直接评价何满子的句子:“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,脑瓜儿记性好,爱听故事,过耳不忘;好问个字儿,过目不忘。”还有何满子跟着酸秀才学字的时候,何满子厌学、逃学,可是周檎回来后,“何满子整天跟这位洋学生形影不离”,学会了一大堆字儿。
师:也就是说,他心里有一种判断的标准,他不仅渴望靠近真正有知识的人,而且会顺乎天性地让自己接受这些知识,确实聪慧、有灵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