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需要。但具体流程和材料要求与当年的应届生有所不同。
“择业期”内的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被称为“应届毕业生”,但为了与“当年应届生”区分,在招考政策中常被描述为“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(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)未落实工作单位,其户口、档案、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,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(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)、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,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。”
下面为您详细解析所需的材料和流程:
根据历年国考和省考的要求,按应届生身份报考的择业期考生,资格复审阶段通常需要提供以下两类关键材料:
1. 《报名推荐表》
是否需要? 需要。 这是证明您应届生身份和在校表现的核心文件。
谁来盖章? 由于您已离校,您的档案可能在学校、户籍地人才市场或生源地人社局。您需要根据档案存放地来确定盖章单位:
如果档案仍在学校:请联系原毕业学院的辅导员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,由学校盖章。
如果档案已转回户籍地或生源地:您需要联系档案存放的单位,通常是地方人才交流中心(人才市场)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,由这些机构盖章。
重要提示:此表通常在笔试通过后,进入面试前的资格复审环节才需要提交。报名阶段网上填写信息时,一般不需要上传。
2. 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》
是否需要? 通常需要。 这是您毕业时学校为帮助就业而发放的官方推荐材料,上面已有学校的盖章,是证明您学生身份的重要凭证。
如果遗失怎么办? 如果原件遗失,应立即联系原毕业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,询问是否可以补办或开具相关证明。很多学校可以提供加盖公章的证明文件。
务必以《招考公告》为准:每年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有微调。最关键的一步是在报名前,仔细阅读本次考试的《报考公告》和《报考指南》,里面会有对“应届毕业生”范围的明确界定和需要提供的材料说明。
提前准备,主动联系:无论是联系学校还是人才市场,流程都可能需要时间。一定要提前打电话咨询需要带什么证件、办理流程是什么、多久能办好,以免耽误资格复审。
确保未落实工作单位:招考单位会通过查验您的社保缴纳记录来核实您是否真的“未落实工作单位”。在择业期内,请不要缴纳单位社保(城乡居民医保除外),否则会失去应届生身份。
诚信报考: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、准确。弄虚作假一旦被发现,将被取消考试或录用资格,并可能记入诚信档案,影响未来报考。
